為降低國際政經局勢對國內經濟狀況的衝擊,行政院召開了景氣因應小組會議,總統府則召開了財經對策小組會議。會議中提出了幾項方案,包含以1.53%的年息提供失業勞工每人十萬元的勞保紓困貸款、邀請中國一汽與香港利豐集團等十餘個企業來臺採購、增加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八十億元等等。其中,在信用保證基金的金額提高後,就有更多擔保品不足的中小企業可以取得銀行放款,此方案因而預計可增加一千四百億元對中小企業的放款額。
鑒於總統大選即將到來,本週多家媒體聯合舉行了第三次的候選人電視辯論,以公民團體提問的方式進行。針對目前瑕疵眾多的集會遊行法,候選人們均贊同以報備制取代申請許可制的修法方向,蔡英文則另外提議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監督人權事件。針對住居議題,候選人們均贊成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設立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其中蔡英文明確承諾當選一年內實價課稅,但她同時主張「大規模公辦都市更新以取得社會住宅用地」。鑒於近期都市更新過程時常損害既有住戶的權益,如此主張似乎應審慎看待。
教育與文化時事
由於高中免試入學即將實施,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只會再舉辦最後兩次。為了使最後兩次基測成為更合理的評量方式,基北區高中職聯合申請入學委員會最近研議不再以分數作為申請入學的門檻,而改採百分等級。同時,教育部也針對高中免試入學提出了新政策。為了確保十二年國教的教育品質,明年九月起,國英數三科成績未達評量標準的學生必須參加補救教學。評量標準將於明年四月公布,實際教學則由各校聘請參與過研習的退休教師、大專生等負責。
在文化時事方面,本週高雄市勞工博物館以「跨國候鳥在台灣—勞動力特展」為主題,舉辦了介紹外籍移工生活的展覽。展覽內容包含移工史料、紀錄片、描繪勞工抗爭實況的多媒體藝術等等,對於再現外籍移工這個重要群體有重大意義。此外,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在九二一地震時損毀,於本週修建完成。五桂樓是林獻堂等人發起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根據地,也是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中櫟社詩人的定期聚會地點,因而具有豐富的歷史意義。
土地抗爭、環境保育、人權運動
本週有眾多原住民再次表達了國家暴力對他們的侵害。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的原住民早在1990年就提出申請、要求將傳統的部落土地劃設為原住民保留地,卻因鄉公所弄丟文件而使部落土地被劃為觀光用地。他們再次對此進行抗議,鄉公所則僅表示會將此事呈報原民會與國有財產局。此外,臺東縣嘉蘭村民先前因為莫拉克風災與海棠風災被安置在永久屋,最近卻因為政府修建堤坊工程,造成永久屋聚落附近大量土石崩落。居民與相關機關協商未獲得合理回應,決定集體提起國家賠償訴訟。同樣在臺東,都蘭灣附近居民再次抗議杉原灣段海岸的開發案。環保團體指出杉原灣珊瑚死亡率已因附近開發案提高六倍,原住民則反對政府任意出售屬於原住民的傳統土地。由於縣政府無正面回應,居民已前往監察院陳情。
與此同時,非原住民團體也頻頻為自身權利發聲。在臺藏人對臺灣移民政策表達了強烈不滿──根據現行規定,即便藏人為臺人配偶也無法取得永久居留權,每兩個月至半年就必須離境。上週同志團體遭到社區壓力要求搬離後,本週臺中舉辦了同志大遊行、反對歧視同志。針對頻傳的冤獄事件,民間組成了冤獄平反協會,首先針對鄭性澤被控於2002年殺害警員一案展開調查。乳癌病友協會則表示,由於健保不給付許多廣泛使用的乳癌藥物,患者每個月必須負擔高達九萬元的醫藥費,許多人被迫放棄治療。對此,健保局表示需等廠商提出藥效證明後,才能納入給付藥種。
國外抗爭、自然災害、巨頭殞落
兩位重要外國政治領袖日前逝世。殘暴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日辭世,由其子金正恩繼承獨裁政權。捷克共產黨垮臺後首任總統哈維爾(Havel)則因呼吸道疾病去世,其任內致力於民主改革。在東南亞,菲律賓因颱風遭受嚴重水患,死亡人數已高達九百多人。在東亞,繼先前的烏坎村後,中國廣東海門村民發起抗議、反對官方興建電廠破壞漁獲。三萬多人前往深汕高速公路靜坐抗議,遭到上千警力鎮壓。在非洲,南北蘇丹(Sudan)的爭執再次浮現。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消息指出北蘇丹政府因不滿南蘇丹獨立,縱容游擊隊於北蘇丹首都喀土木(Khartoum)綁架南蘇丹人。在本週滿天風雨的國際時事之中,唯一令人感到振奮的,或許是物理學的新進展。瑞士、法國邊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rdon Collider, LHC)研究團隊宣布發現全新粒子「Chi_b (3P)」,預計對於搜尋理論預測的重要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有重大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