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伊拉克的槍響(1/2)

一月一日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新旅程的開展,對部份伊拉克人而言卻可能是舊希望的破滅。 在這一天,美國的利卡多‧爾賓納法官駁回檢察官對黑水公司的告訴,宣佈若無新事證則此案終結。

黑水公司是一家私人保全公司,在伊拉克負責部分美國外交人員的維安。二零零七年九月十六日,在護送一名美國外交官的過程中,黑水公司保全人員槍殺了十七名伊拉克平民。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按照黑水公司的說法,在保全人員護送外交官途中,不遠處發生汽車炸彈爆炸案,一個小組旋即護送官員返回出發地點。另一個護送小組前往爆炸現場處理後續情況,卻遭到槍擊,於是開火回擊。伊拉克方面卻宣稱是保全人員阻道以便美國官員車輛通行,在一輛平民車輛不願減速後,立即開火攻擊。部份民眾在混亂中逃竄,也被保全人員射殺。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中提及了相關證詞的來源。保全公司說法的來源,除保全公司外,有美國政府與美國大使館。伊拉克這一方說法的來源,則有伊拉克政府、伊拉克目擊民眾、美國廣播公司對部分保全人員的訪問、紐約時報對美國聯邦調查局人員的訪問。就說法的前後一致與證詞來源判斷,我認為伊拉克方面的說法遠較保全公司的說法可信。那爾賓納法官為什麼仍然駁回告訴呢?他的理由是,檢察官在起訴書中的論證「充滿矛盾、難以採信」。我並非不尊重專業法律判決,但這樣的理由看起來實在不太有說服力。

這樣的事件,看起來並不像一個單純的零星事件。也許它正是美伊衝突的微觀體現。美國以「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抱持「輸出民主」的理念向伊拉克開戰,並在戰後在伊拉克駐軍至今。這樣的行為到底有沒有合理基礎,始終是意見衝突的焦點。有些人也許會說,這是早已過時的議題。黑水案或許可以提醒我們:那些活生生的衝突,始終不曾從美索不達米亞的土地上離去。

※術語及專有名詞外文來源
利卡多‧爾賓納  Ricardo Urbina
黑水公司  Blackwater
美國廣播公司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
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

※相關新聞
「他們不停地把子彈射過來」(阿拉伯半島新聞網)
美國法官駁回對黑水公司的控訴(BBC)
黑水案:發生了什麼?(BBC)
伊拉克對美方決定感到遺憾(BBC)

2 則留言:

  1. 「充滿矛盾、難以採信」。
    是太陽系第四行星的標籤。

    by moonbeast

    回覆刪除
  2. 太陽系第四行星......火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