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何謂現象學?(1/3)

在眾多哲學流派之中,我最熱愛的是現象學。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希望談談什麼是現象學。初步來說,我們可以把現象學定義為「第一人稱研究」。讓我們先用一個例子界定「第一人稱」的意義,再來看什麼是第一人稱研究。假設現在有一株新品種的觀賞用蘭花,我跟小嚕嚕對花都很有興趣,於是我們兩個人開始觀察它。這時,對我來說,我是透過第一人稱視角來看蘭花,小嚕嚕則是透過第三人稱視角來看蘭花。對小嚕嚕來說,我是透過第三人稱視角來看蘭花,他自己則是透過第一人稱視角來看蘭花。

那麼,我要怎麼以第一人稱方式研究這株蘭花呢?我必須把這株蘭花當成「被我觀看的蘭花」來研究。同樣的道理,如果我要以第三人稱方式研究這株蘭花,我就要把這株蘭花當成「被小嚕嚕觀看的蘭花」來研究。這兩者有什麼差別?最主要的差別,就在需不需要將我的觀看方式納入考量。

假設現在我要以第一人稱方式研究這株蘭花,我需不需要把我對這株蘭花的觀看方式納入考量?當然需要,因為只有我把這株蘭花當成「被我觀看的蘭花」時,我對這株蘭花的研究才是第一人稱的研究。而有了「我的觀看」,這株蘭花才能成為「被我觀看的蘭花」。所以若我要考量「被我觀看的蘭花」,「我的觀看」不能不納入考量。

假設我現在要以第三人稱方式研究這株蘭花,我需不需要把我對這株蘭花的觀看方式納入考量?不需要,因為要我以第三人稱方式研究這株蘭花,就是要我把這株蘭花當成「被小嚕嚕觀看的蘭花」來研究。而沒有「我的觀看」,我仍然可以把這株蘭花當成是「被小嚕嚕觀看的蘭花」。畢竟,有沒有「我的觀看」跟這株蘭花是不是「被小嚕嚕觀看的蘭花」,本來就沒有任何關聯。所以若我要考量「被小嚕嚕觀看的蘭花」,我不需要將我的觀看方式納入考量。

那我要不要將小嚕嚕的觀看方式納入考量?答案是:也不要。假設我要將小嚕嚕的觀看方式納入考量,我要怎麼做呢?很顯然,我不能變成小嚕嚕,然後透過他的眼睛了解他觀看的方式。我能做的,就是把我自己想像成小嚕嚕。接著,我透過我自己的眼睛觀看,了解我自己觀看的方式,再把我自己觀看的方式比擬為小嚕嚕的觀看方式。但是,這樣做的話,事實上我納入考量的仍然是我自己的觀看方式。如此一來,就會使得第三人稱研究變回第一人稱研究。所以,要進行第三人稱研究,就是「不把任何人的觀看方式納入考量」,然後單純考量被觀看的事物。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可以大致明白第一人稱研究與第三人稱研究的差異。採用第一人稱的研究視角,就是現象學最重要的特色。

4 則留言:

  1. 幸好你不是陶淵明
    不然小嚕嚕好可憐
    一直被你逼著看那朵"花"

    回覆刪除
  2. 真是意味深長啊
    附帶一提
    我下次打算用小月月跟小獸獸當故事主角
    目前正在構思中
    啊哈

    回覆刪除
  3. 很棒的文,
    請問您的大標「何謂現象學?(1/3)」,
    那個「1/3」指的是還有現象學2/3、現象學3/3的意思嗎??

    回覆刪除
  4. 找到其他的文了,謝謝您~!!︿︿

    回覆刪除